
民间素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之说,但也有人说“早上吃姜,胜过参汤;晚上吃姜,赛过砒霜”。其实,此说法过于夸张。生姜本身不仅无毒,还具有解表散寒、温中止呕、温肺止咳等多种功效。
“晚上吃姜,赛过砒霜”的本意可能是想强调晚上吃生姜带来的不良影响。
中医理论认为,白天属阳,夜晚属阴;动为阳,静为阴。日间阳气升发,晨起食姜可助阳醒神,契合“阳主动”的生理特点。而生姜含姜辣素、挥发油等成分,确有促进血液循环、提升阳气的作用。夜间本应“阳入于阴”进入休息状态,此时过量吃姜可能扰动阳气,影响睡眠质量,尤其对敏感人群可能引发失眠。此外,生姜辛温之性可能刺激胃黏膜,空腹吃易致胃部不适。
不过,在我们的生活中,姜主要作为配角在菜品中出现。作为调味品时,姜的用量较小,且经过烹饪之后失去药用价值,吃几口并不会伤害健康。
但要注意,姜并非人人适用。从中医角度看,姜味辛、性微温。对于体质偏寒、受凉后出现鼻塞、清水鼻涕、咳泡沫样痰、手足发冷、畏寒恶风等症状患者,生姜是好选择。然而,生姜易助火伤阴,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应避免食用,如口舌生疮、痔疮发作、风热感冒人群,以及孕妇就不太适宜。
(作者为普陀区中心医院综合病区主治医师)
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