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海的气温急转直下,当压箱底的毛衣被紧急“召唤”,夏天的防晒衣被扔进洗衣机时,你是否抱有一丝侥幸:“这么冷了,别防晒啦?”
先说结论:不行,请继续做好防晒。虽然人们常把防晒与炎炎烈日画上等号,但紫外线并非夏日专属,它一年四季都存在,只是强度和人体感受不同。

对人体影响较大的紫外线主要分为两种UVA和UVB。UVA能量相对较弱,却能穿透云层和表皮层,直达真皮层,造成皮肤光老化。皱纹、松弛、暗沉都与它密切相关。UVA全年强度相对稳定,哪怕在冬天,也不会明显减弱。
UVB能量更强,主要引起晒红、晒伤等急性反应。虽然秋冬季节UVB强度会有所下降,但并不代表零风险,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的人群中,一定要注意防晒。
秋天的阳光看起来温柔了许多,但这往往带有欺骗性。气温下降、风凉日短,让人放松警惕,而事实上——云层变薄,秋冬空气干燥,紫外线更容易穿透;户外时间变长,秋游、登山、露营等活动增多,舒服的天气让人更爱晒太阳;累积效应明显,每天一点点紫外线,就会慢慢堆出皱纹、暗沉和斑点等。
换句话说,秋冬的紫外线就像一位温柔却持久的侵略者,不易察觉,却暗暗加深皮肤的老化进程。
除了外部环境,秋冬季节皮肤自身状态也让防晒显得格外重要。气温低、湿度低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,更容易干燥、脱屑。秋冬皮脂分泌减少,天然防护膜变薄,对外界刺激(包括紫外线)更敏感。这个季节,皮肤的修复能力也会下降,一旦被紫外线损伤,皮肤自我修复速度也比夏天慢。因此,即使是同等强度的紫外线照射,秋冬对皮肤的“伤害值”反而更高。
如果长期忽视防晒,皮肤可能会出现皱纹、松弛、肤色暗沉,色斑加重、光敏性皮炎,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甚至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生风险。
要记住,防晒不是一季的仪式,而是一年的习惯。我们可以根据手机里的紫外线指数(UVI)或生活指数来匹配合适的防晒方式。
紫外线强度弱(UVI 0-2):可不做额外防晒,日常面霜带防晒值即可。
紫外线强度中等(UVI 3-5):建议打伞、戴帽子、戴口罩、穿防晒衣。
紫外线强度强(UVI≥6):采取全套硬防晒(遮阳伞、防晒衣、防晒镜),同时减少正午外出时间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只要UVI≥3,就应该采取防晒措施。另外,要尽量避免正午长时间户外暴晒。坚持每天防晒,你会发现皮肤更稳定、更细腻、更年轻。
(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执行主任)
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