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华社照片,深圳(广东),2025年11月17日\n 11月17日,冠军上海队选手唐钱婷在颁奖仪式后向观众致意。\n 当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游泳女子50米蛙泳决赛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。\n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
上海选手唐钱婷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游泳赛事收官日再添一金,以30秒00的成绩夺得女子50米蛙泳冠军。携手此前斩获的女子100米蛙泳金牌,唐钱婷成就了全运蛙泳“双冠王”,加上之前的200米蛙泳银牌和最后一天和队友获得的4×100米混合泳接力第二名,完美收官本届赛事。
短距离强势登顶,接力扛起重任
本届全运会,唐钱婷的短距离蛙泳征程尽显统治力。女子100米蛙泳决赛中,她前50米被山西选手杨畅紧咬,凭借后半程无解冲刺以1分05秒36夺冠;50米蛙泳项目更是状态飙升,预赛30秒25、半决赛30秒01(超越新加坡世锦赛摘银的30秒03),决赛再破纪录定格30秒,大幅领先对手。
除个人项目外,她还肩负上海队三项接力赛事重任,从短距离冲刺到中距离耐力考验,密集参赛既彰显了扎实的技术储备,也巩固了其团队核心地位。最终,她所在的队伍在4×100米混合接力中创下历史最好成绩,赛后她坦言:“我经验更丰富,所以我这一棒特别关键,希望能尽我所能给年轻队员创造空间,让他们放松发挥。”正是她在第二棒的拼命追赶,给后面两棒年轻的队友奠定了登上领奖台的基础,并且帮助上海队创造了这个项目的最好成绩。“我对自己很满意。”唐钱婷说。
逆境重生:伤病过后调整到位,突破200米心魔
2025年对唐钱婷而言充满考验,备战新加坡世锦赛期间,她突遭伤病困扰,体重骤降6斤导致力量下滑,尽管今年的世锦赛收获一银两铜,但并不在最好的竞技状态。好在针对性强化的耐力训练逐步显现成效,从全国冠军赛到全运会,她在密集赛事中持续突破,证明了强大的调整能力。
教练团队透露,她的起跳反应、水下推送和转身节奏已达世界一流水准,这成为短距离蛙泳的核心竞争力。而200米蛙泳曾是她多年的“心病”,作为以爆发力见长的短距离选手,200米对有氧耐力的高要求一直是她的短板。过去每次备战该项目,她都会因担心“扛不住后半程强度”产生心理压力,甚至赛前出现焦虑情绪,多次在关键赛事中因节奏失衡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,久而久之形成了“游不过去”的心理障碍。本届全运会,她赛前专项强化200米有氧训练,在比赛中成功稳住节奏,最终拿到一枚宝贵的银牌,战胜了这份困扰多年的心魔:“这次全运会的比赛让我感觉自己终于战胜了心结,彻底征服了它。”
不恋“绝对实力”,享受逐梦过程
作为50米蛙泳亚洲纪录保持者(2024年世界杯上海站28秒76),全运会新增的50米蛙泳项目堪称唐钱婷的“量身定制”——1米80的身高搭配出众爆发力,“发动机”般的水下腿技术让她在短距离冲刺中优势尽显。但这位21岁的名将始终保持谦逊,她说:“没有哪个项目是势在必得,我不是特别优秀,还有很多提升空间。”
对于全运会后的目标,唐钱婷的规划清晰且充满信心:“只要一切正常,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去挑战、突破自己”。对于唐钱婷而言,全运会像是一次崭新出发前的准备。在经历全运会的状态回升与心理突破后,她说:“心里更有底气了”,不再执着于急于求成,而是“更多享受比赛过程”。
除了参赛计划,她也明确了后续训练方向:在保持200米蛙泳有氧能力的基础上,重点弥补速度短板,实现耐力与速度的双向提升,为后续赛事中的多项目竞争筑牢基础。
从青运会夺冠崭露头角,亚运会摘金彰显实力,奥运赛场尽显锋芒,全运会双冠完美收官——唐钱婷用一场场硬仗的胜利,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踏实前行,向着世界级顶尖水准持续冲击。
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